淺談機車、私人運具與公共運輸

這三者之間的「互相較量」已經是時下非常熱門的話題。台灣的私人運具使用率居高不下,就算是在公共運輸便利,有捷運、公車等等的台北市、高雄市,私人運具(尤指會排放廢氣的機動車輛)還是沒有顯著減少。為了減少私人運具、機動車輛的使用,各機關都頭痛不已,從各角度下手,期盼能再加強公共運輸,達到目標。

這三者之間的「互相較量」已經是時下非常熱門的話題。台灣的私人運具使用率居高不下,就算是在公共運輸便利,有捷運、公車等等的台北市、高雄市,私人運具(尤指會排放廢氣的機動車輛)還是沒有顯著減少。為了減少私人運具、機動車輛的使用,各機關都頭痛不已,從各角度下手,期盼能再加強公共運輸,達到目標。當然這又可以提到前瞻計畫,不過我們也可以由嘉義市現有的交通工具,來討論這個議題。

住在嘉義市,你有用過公共運輸嗎?

要減少機動車輛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直接透過各種法律或命令手段徹底減少機動車輛,比如一直以來交通部想實施的燃料稅隨油徵收,或減少補助購買汽機車的款項。不過這種手法算比較激進,改變也比較大,容易造成爭議和反彈,所以大多採用第二種方式。

公共運輸普及化?

第二種方式就是加強公共運輸,現階段嘉義市內沒有軌道建設,在前瞻計畫裡面也不會在嘉義市蓋軌道建設,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善原有的公車,增加公車的使用率。

如果你是嘉義市民,你曾搭過嘉義市的公車嗎?你可能會說:「沒有。」頂多會搭 BRT 去高鐵嘉義站而已,甚至很多人還選擇自己開車或騎車去高鐵站。

事實是,滿多市民對嘉義市的公車完全沒有概念,也不清楚哪裡有站牌。相對的,家裡明明就有汽機車,為何還要走路去站牌搭車呢?騎機車可以在許多單行道鑽來鑽去,都可以比公車快,油錢也不算太貴,自然就不會想搭公車。

嘉義市市區公車路線圖
1 嘉義市區公車目前的路線,非常集中於主要幹道,停站數也不多。(原圖網址:嘉義市政府交通觀光處

那,騎單車?

騎單車非常好。輕巧的特性,就算塞車,單車還是穿梭得輕鬆自如;雖屬私人運具,卻不是機動車輛,完全不消耗任何資源(你的體力不算),也不排放廢氣。然而由趨勢來看,騎單車代步越來越屬於一種休閒、運動,失去了通勤工具的意義。

能騎機車之後的懶惰心理

以我個案來說,18 歲前沒有機車駕照,要去哪除非給家人載,否則就一定會騎單車;可是 18 歲後可以考駕照,就立刻去找駕照(而且又很好考),接著就只會想騎機車了,單車就丟在一旁。可以騎機車後如果回去騎單車,還可以找到一堆缺點來說服自己該騎機車:騎單車很熱、速度很慢等等。

單車始終定位成「休閒」、「隔離」,卻又不聞不問

環保議題越來越被重視,但騎單車始終被視為一種「休閒」,而不是「生活的實踐」。政府雖然有很多單車專用道的建設,如:「嘉油鐵馬道」、「八掌溪河岸自行車道」、「世賢路自行車道」等,僅有少數是建立在一般道路上,其餘的都是日常生活根本不會經過,也不會使用的專用道

當然,政府沒辦法、也不需要將專用道深入到全部的街道裡,所以使用一種新方式:將「機車優先道」改善成「機慢車優先道」,但這種方式只是把路上的標線多畫一個單車騎士的標誌而已,沒有其它更友善的策略,毫無助益也浪費錢。目前環島一號線(單車國道)大部分的路段就是這樣的處置方式,所以環島一號線只能為騎士指引「環島」的方向,對進一步的推動單車通勤一點幫助都沒有。

許多自行車道都是利用舊有的鐵路路廊改建,而政府對這些自行車道的養護態度令人灰心:風光落成,新聞圖片賞心悅目,接著就開始放任不管,雜草叢生、凹凸不平,保護單車騎士不成,倒是完全不負責任。一些根本不會有單車或使用率極低的地方也跟風蓋自行車道,再隨意編個理由說可以「提倡運動」、「健全路網」,然後呢?易生不易養的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自行車道的各種髒亂和危害,倒不如不要蓋。我們身邊就有這種單車道 —「世賢路自行車道」

Ken 文集 2 瀝青補丁。 Ken 文集
3 綠色城門,叩關失敗。(根本無法穿越)

Ken 文集 4 綠油油,雜草叢生。 Ken 文集
5 小心地滑。(自行車道品質很差)

Ken 文集 6 生命的強韌。 Ken 文集
7 大自然的力量收回了一切。

Ken 文集
8 路面顛簸。

連機車都自身難保

四輪時代還未結束

單車和機車有非常多共通性,歸類在「機慢車」裡。但是台灣道路對「機車」都已經如此不友善了,遑論對更需要照顧的單車呢?

「四輪霸凌」這早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台灣道路弊病了,但也沒有積極的處置動作。有時候我們騎車會譴責汽車駕駛不尊重機慢車的行為,但假設我們是汽車駕駛,說不定也會做出同樣的事。

各種逼機慢車閃開慢車道的手段,卻又霸佔機慢車優先道,讓機慢車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機慢車好端端的走在混合車道上,甚至是指示牌叫機慢車該這樣走的,卻被後方的汽車不斷按鳴喇叭,這樣的情景時有所聞,或許你也曾經經歷,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完全不平等,且不尊重機慢車的文化。

嘉義市還有很多道路是汽機車分道的,如世賢路忠孝路等。這些路看似很寬,綠地很大,汽機車分道讓汽車速度增加,卻是苦了機車騎士。只要在下班時間看看忠孝路南下義教街至世賢路的側車道就能發現,側車道根本太窄,要右轉的汽車又非常喜歡先切換到側車道,因此很快交通就癱瘓了,機車只能在這些汽車群中找地方鑽,套一句新聞愛用的詞語 –「險象環生」,就容易引發車禍。問題是,快車道從沒有禁止汽車右轉,但嘉義市政府也沒有適當的引導方式,讓一堆汽車駕駛都往側車道擠,嚴重壓縮機車空間。

Ken 文集
9 全數違規。

Ken 文集 10 小心汽車! Ken 文集
11 小心汽車!- 2

Ken 文集 12 明目張膽,公然違規。 Ken 文集
13 無視紅線。

另外像世賢路東行海口寮路到松江一街側車道左側有很多汽車停放,但嘉義市政府規定側車道左側分隔島是不可以停車的,這麼大膽的違法,為何?因為你從沒有看過警察來取締過,對吧?但這對機慢車來說是很危險的,尤其是世賢路 580 巷路口的大彎道,常有汽車就直接停在接近路口的側車道左側,如果機車轉彎半徑稍微大一點,就一定會撞上這些違規停車的車輛,但警察根本坐視不管

下次,請你大膽地騎上混合車道

混合車道越來越普及,甚至有些快車道也都變成混合車道。嘉義市一些重要道路(如:民生南路)就把內側車道「禁行機車」的字樣塗銷,當你騎機車時,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騎在這些路段的快車道上,因為這本來就是機車騎士可以行使的權利,我們為什麼要怕四輪車輛給我們壓力呢?但你也必須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目前還未廢除的兩段式左轉規定。

機車落後?台灣的環境助長機車的發展

還有人覺得機車是落後的交通工具,原本只是要進步到汽車前的過渡機動車輛,卻意外的讓台灣成為機車王國。他們認為,台灣現在許多的交通事故和亂象都是由機車和汽車共同混雜在道路上所引起的。但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說法;相反的,台灣小但人口多,創造很多狹窄道路,這時候機車在這些路來回穿梭的效率和順暢度,永遠是汽車無法比擬的,因為台灣的環境而讓機車得以蓬勃發展,是不可否認的。

問題在於,現在有太多考完駕照就完全無視交通法規和駕駛道德的騎士,成天就是找地方鑽、或超速行駛,是造成道路險象環生的禍源,這才是應該要嚴格取締,給予嚴厲處罰的;但很可惜,現在的取締效率永遠跟不上違規的速度。

只有在目前的道路環境下互相尊重,我們才有辦法進一步推行單車,用更環保的代步工具過生活。

再回頭討論公共運輸

嘉義市有全台灣第一座 BRT 系統,對公共運輸的發展應擁有一些心得與經驗,不過近幾年的發展卻非常慘澹,2013 年市區公車甚至只有 3.2% 的使用率1,經營者換了又換,垂楊路 BRT(大客車)專用道又遭廢除,似乎沒有人要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雖然嘉義市仍有市區公車,不過目前只有 3 條路線營運,市民大多對公車也沒有什麼概念。

我的想法是,何不試著整合現有的嘉義市區公車,還有嘉義客運、嘉義縣公車處等等其他單位也有經營經過嘉義市內的公車路線,製作成路線圖廣泛發放給市民或放置在公共場所的顯眼處,來推廣搭公車?我曾到嘉義車站、嘉義市內的公車站看看有沒有路線圖可以讓乘客參閱、了解公車路線,結果完全沒有

這對推廣搭乘公共運輸當然是很不利的,就算現在票價均一 12 元1,沒人知道就不會有人想搭。

將範圍縮小至嘉義市區公車來看,目前路線偏少、停站數也不多,不過嘉義市的舊市區道路規劃恐怕讓公車無法有什麼創新和新路線;倒是市區外則幾乎沒有公車可搭(或只有縣公車),這是可以發展的方向,當然也得配合積極的行銷手法。

這個時代,你我都得積極點

你,身體力行了嗎?

「多搭乘大眾運輸」早就是很到爛掉的口號了,可是私人運具還是頻繁地被使用,我們也不難發現越來越多塞車的新聞,高速公路拓寬了照塞,從汐五高架(十八標)2、五楊高架3到新名詞「梅竹高架」,舊有交通政策的導向仍是在擴充私人運具的使用範圍

私人運具固然比較舒適、具備隱私,但造成的廢氣排放和道路容量不堪負荷已經是必須嚴重檢討的問題。說和知道是一套,真正做是一套,很多人還是停留在「理解」的階段,到了選擇的時候,還是很自私地以自己方便為考量。

現在開始不嫌晚,但不做會後悔

這篇評論儘管寫得較理想化,但實踐不是難事。好的道路環境和品質本來就是需要每一個人都守規矩才可以。現在的時代,我們不只該關心自己,也該關心環境、關心台灣、關心社會和關心更多交通。

參考資料

分享文章
EMC
EMC

臺灣,交通相關科系畢業。副業為鑽研電腦技術,亦從事簡報製作與教學工作。經營個人網站將近十年;從做中學,摸索網站發展方向,期間不斷更動網站主題,後終於定位於交通專門部落格,偶爾參雜一些生活思考。
本著樂於分享,追求內容豐富、淺顯易懂,希望來到這裡的你都能有些收穫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