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上)

淡海輕軌,自 2005 年就提出構想的運輸系統,直至去年(2018)其中一條路線完工並通車,是相當嶄新的輕軌系統。相較於已營運數年,正在持續發展的高雄環狀輕軌,淡海輕軌有許多與高雄輕軌不同的特性,除硬體與場站的風格不同外,更有藝術元素的融合。藉由本篇文章,我們一同來了解全新的淡海輕軌吧!

淡海輕軌(Light Rail Transit, LRT),自 2005 年就提出構想的運輸系統1,直至去年(2018)其中一條路線才完工並通車,是相當嶄新的輕軌系統。相較於已營運數年,正在持續發展的高雄環狀輕軌,淡海輕軌有許多與高雄輕軌不同的特性,除硬體與場站的風格不同外,更有藝術元素的融合。藉由本篇文章,我們一同來了解全新的淡海輕軌吧!

規劃已久的輕軌系統亮相

淡海輕軌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今與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合併成交通部鐵道局)規劃興建,並有綠山線、藍海線、三芝線(綠山線延伸)和八里線(藍海線延伸),目前完工通車的是綠山線。

綠山線的兩側端點分別是紅樹林與崁頂,其中紅樹林站與台北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相近,崁頂站則作為端點站,但鐵道仍延伸至崁頂站後方,「看起來」只作為列車調度及存放使用。

淡海輕軌紅樹林(V01 站)與台北捷運紅樹林站緊鄰,卻沒有預留兩者共站或共構的設施,因此目前捷運紅樹林站正進行改建工程,而捷運站內、月台及牆壁上都張貼了淡海輕軌的方向與營運資訊,方便旅客快速辨識。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 捷運紅樹林站月台上的淡海輕軌指標,還附有營運時間。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2 上面是淡海輕軌,下面也寫著淡海輕軌。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3 月台天花板上也有吊牌寫著淡海輕軌,讓試營運期間的大量旅客可以快速辨識。

就今年(2019)2 月的搭乘情況來看,目前要搭乘淡海輕軌,必須先離開捷運紅樹林站,步行大約 5 分鐘的路程,才會到淡海輕軌紅樹林站的入口。不知道在 4 個月後的現在與工程的進度,有沒有迎來一些更便利的改變呢?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4 淡海輕軌紅樹林站的入口,右方直走即可抵達捷運紅樹林站。(有看到站名牌上的幾個圖案嗎?!)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5 淡海輕軌的直立式站名牌。相較於「台北捷運」僅在捷運出入口有一個捷運標誌燈箱,「新北捷運」則與高雄捷運雷同,多了中英文站名和車站編號。最上方的標誌,是新北捷運公司的標誌。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6 夜晚時分,LED 的街燈排排站,為輕軌車站添加不少現代與成熟感。

車站

藝術融合

在引言中,我有提到「藝術元素的融合」,這是淡海輕軌綠山線相當特別之處。淡海輕軌目前完工的車站,月台上均有「幾米」所設計,融入淡水在地特色的裝置藝術品;每一站的站名牌牌面也有幾米的繪畫作品,為輕軌車站增加活潑的元素。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7 「濱海沙崙」站的幾米裝置藝術,相當可愛。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8 每一個車站的路線圖皆會有幾米所繪製的圖像,在制式化、死硬的車站與路線圖中增加了不少活潑的氣息。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9 夜晚的輕軌紅樹林車站,月台上的樹。樹上面還有燈飾,會隨著夜間照明而亮起,繽紛多彩。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0 連廁所的圖示都有融入幾米的設計呢。

月台

淡海輕軌使用低月台設計,與高雄輕軌雷同。所謂低月台,是指地面高度與軌道面高度相差不大的月台。近年來,考慮無障礙設計與友善旅客的需要,多數新式的「輕軌系統」皆會採用低底盤的輕軌車輛與低月台,如此對於行動不便的乘客來說,搭乘輕軌更為方便,也不需要他人協助就可以上下輕軌車廂。

當今的輕軌系統是由過去的路面電車(Tram)演化而來。路面電車雖然軌道也大多與路面齊平,並不像傳統的鐵路會稍微加高路基,然而因為技術問題與未考量到無障礙設計,導致舊有的路面電車車輛地板高度還是很高,要乘車還要先登上好幾層階梯,就連一般的旅客也會感到相當不便。

相對傳統鐵路系統,為了達成無障礙的存取,在不改變車輛高度的情況下,去增加月台的高度(如台鐵的無階化改造計畫),輕軌則是採用不同的策略,將車輛的高度降低以配合月台的高度。不僅方便上下車,對於輕軌本身的公共運輸性質(比起傳統鐵路或大眾捷運,輕軌是更親近旅客、更友善的公共運輸工具)也有加分的效果。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1 淡海輕軌的低月台設計。淡海輕軌大多使用島式月台,在兩軌道間建置較為寬大的空間。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2 淡海輕軌電車進站,可以發現車輛地板與月台高度是齊平的。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3 月台配有警示地燈,列車接近時,地燈會亮起。

此外,雖然淡海輕軌與高雄輕軌相同,採用植草鋪面軌道,與環境較為融合,然而淡海輕軌在車站內的軌道則僅使用混凝土鋪面,且軌道兩側的一定距離內也不會植草。個人認為與植草的養護難易度有關,高雄輕軌是最好的案例。儘管只要侵入輕軌的軌道區域即屬違反大眾捷運法,高雄輕軌在車站內的草皮鋪面還是常常莫名其妙地被破壞;淡海輕軌則避免了這樣的問題發生。

不一樣的付款方式

淡海輕軌採用與高雄輕軌不同的付款方式,進出輕軌車站都需要刷卡,輕軌車廂內則無配置刷卡機,比較類似大眾捷運和公車(上下車收費)的付費方式,只差在輕軌車站沒有閘門管制進出。

電子票證的支援是當然的,只需要進站刷卡、出站再刷一次即可完成扣款。如果你沒有電子票證也沒關係,先進站後再使用月台上的「售票加值機」也同樣可完成購票。然而,與捷運相同,你必須要知道你搭乘的目的地,才可以在售票機購買單程票。售票加值機顧名思義,是可以幫電子票證加值的,相當方便。

我拍攝相片的時候正值淡海輕軌試營運免費期間。開始收費後,單程票的起跳價是 20 元2,目前的最高價則是 25 元,相較於高雄輕軌的單程票均一價 30 元3便宜;然而,高雄輕軌若使用電子票證搭乘,則均一價為 10 元,淡海輕軌則以原價打 8 折給予電子票證優惠,可知電子票證搭乘淡海輕軌,最低扣款的價格是 20×0.8=16 元。電子票證搭乘公共運輸當道,高雄輕軌在電子票證上較有優勢,不過服務的區域和規格都不一樣,這樣比較實在沒有什麼意思XD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4 可愛的電子票證驗票機!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5 出站時,也要記得刷卡。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6 「崁頂」站暫停服務的售票加值機。這是因為試營運期間還不需要買票,因此所有的售票加值機都尚未開始服務。

完整的車站設備

除了前述所提到的車站設備外,淡海輕軌也相當重視輕軌與公車的轉乘機制。每一個車站均有 LCD 螢幕顯示下班輕軌列車的抵達時間,還可以顯示這個車站周邊的公車路線及公車的到站資訊,方便旅客做轉乘的準備,實為相當貼心的設計。在這方面,高雄輕軌的車站設備就顯得相對不足,幾乎沒有公車轉乘資訊。公共運輸工具必須與其他運具串聯,無法一枝獨秀,因此在「轉乘」這方面必定得多用點心,提升公共運輸的服務品質,也讓旅客感受到便利。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7 淡海輕軌車站的 LCD 螢幕。除了可以顯示下班輕軌列車資訊,也可提供周邊公車站牌的到站與路線資訊。在這方面是值得高雄輕軌學習的榜樣。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8 站外也有告示牌指示搭乘公車的方向。

無標題//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19 公車站牌與輕軌車站只相隔一個車道的距離,轉乘相當方便。

因為篇幅過大,因此我把淡海輕軌系列分成兩篇文章。下篇文章,我將介紹車輛、路線與搭乘體驗。

備註

本文寫作時間:2019 年 2~6 月。照片拍攝時間:2019 年 2 月。

分享文章
EMC
EMC

臺灣,交通相關科系畢業。副業為鑽研電腦技術,亦從事簡報製作與教學工作。經營個人網站將近十年;從做中學,摸索網站發展方向,期間不斷更動網站主題,後終於定位於交通專門部落格,偶爾參雜一些生活思考。
本著樂於分享,追求內容豐富、淺顯易懂,希望來到這裡的你都能有些收穫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