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3000首次搭乘速記

EMU3000 標誌了臺鐵購買傾斜式列車時代的暫時終結;且有 12 節客車車廂,相比於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多了非常多載客量,可進一步提升東部幹線的運能;還有另一個我認為最重要的:臺鐵開始認真重視美學、重視列車外觀與內裝,設計並具備一體性。

生活在臺北市區內,已經好一陣子沒搭臺鐵了。我自認和臺鐵的淵源也算頗深,這從網站網址和我的自稱應該就可以看得出來,但如果讀者們不了解也沒關係的,不影響你閱讀這篇文章;總之,EMC521 這名稱是從臺鐵的區間車發想而來,並且作為我在網路上許多地方的代號。

就讀交通科系的一大特徵,就是會認識許多鐵道愛好者,而他們總能全盤掌握臺鐵的消息,好比臺鐵新購的 EMU3000 新自強號於 2021 年 7 月到花蓮港這件事好了,也沒能逃過他們的眼睛,連拍攝地點都不用煩惱。這也讓我有機會受人帶領,一同感受 EMU3000 下船的震撼與對臺鐵未來的期待。

2021 年 7 月底,和許多人一起在華東橋(縣道 193 花蓮港路段)上拍下船不久的 EMU3000

EMU

EMU3000 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最新的電聯車自強號。

電聯車是動力分散式列車,動力分散式列車是指列車的動力來源分散於一列車的不同車廂,在列車運轉時,這些有動力的車廂會一同提供列車移動的動力;與之相對的是動力集中式列車,一列車動力集中在特定的車廂,多半是車頭或車尾,中間的車廂則作為客車,不會有動力輸出。
在臺灣,所有廣義上的捷運列車(含輕軌、中運量及高運量捷運)列車全部都是動力分散式列車,又因為這些車輛以電力來運行,所以我們稱它為電聯車,英文 Electric Multiple Unit (EMU);若回頭看臺鐵,臺鐵車輛前面有 EMU 的車種,便是電聯車的意思。

至於動力集中式的車輛,在臺鐵就屬莒光號、近期退役的復興號、以及推拉式自強號 (PP) 最為著名。這類型的車多半有一或多個看起來非常有 power、運轉非常大聲、非常堅固的車頭,光一個車頭就要拉起後面數量完全沒動力的車廂,就知道車頭要多有力了。至於推拉式自強號是以車頭在拉、同時車尾在推的形式提供動力輸出,因為推-拉的英文是 Push-and-Pull,所以又稱 PP 自強。

臺鐵另有傾斜式電聯車,如太魯閣號 (TEMU1000)、普悠瑪號 (TEMU2000),都是自強號等級。這些電聯車前面又加上一個 T 以代表其為傾斜 (tilt) 式列車。之所以稱為傾斜式,是因為這些列車在過彎時,可以「傾斜」列車以順應彎道的離心力,來高速過彎並減少行車時間。不過這類的列車對軌道的傷害較大,故臺鐵在之後又恢復購買一般的電聯車、不再購買傾斜式電聯車,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EMU3000。

EMU3000 劃時代的意義

EMU3000 標誌了臺鐵購買傾斜式列車時代的暫時終結;且有 12 節客車車廂,相比於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多了非常多載客量,可進一步提升東部幹線的運能;還有另一個我認為最重要的:

臺鐵開始認真重視美學、重視列車外觀與內裝,設計並具備一體性。

臺鐵被譏笑為華國美學的代表是眾所皆知,長官們不重視美學、只在乎機能(機能好像也……),多數人已經麻痺到臺鐵有天「改邪歸正」了,還會覺得臺鐵是不是吃錯藥、不按牌理出牌還會覺得不習慣。但 EMU3000 我想會改變你我對臺鐵車輛的認知。

「臺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成立以來,諸多與設計有關的項目都需要經過該小組之手,EMU900 媒體稱「最美區間車」,也經過美學小組的通盤構想;EMU3000 當然也毫不例外地先經過美學小組審查後才會出來面世,這也是為什麼在去年 7 月在花蓮港目睹 EMU3000 下船時,的確讓人有種清新之感,純白的列車搭配沈穩的黑色車頭,佐以少許紅色線條點綴。

EMU3000 的外觀就三種顏色,白、黑(灰)和紅(輔色),不再把紅色當成警戒色使用。
乾淨到讓我意外的車身。還是有臺鐵的色彩,比如說空調故障和開門指示燈(上方兩顆小燈)。

甫看 EMU3000 雖感清新,但不知道是對臺鐵的車廂外觀印象已經定型或是如何,總覺得以白為主的車體簡潔到過於呆板,再加些元素似乎更好。直到最近因為要去東部而決定試搭 EMU3000,近看之下,其實目前的車體外觀已經足夠,不到十分飽滿,但真的讓人感受相當舒服。

車頭一樣有許多「洞」,但臺鐵終於懂得用顏色來隱藏他們,給人一種沈穩感。

EMU3000 的車側終點顯示器應為全彩,比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的單行 LED 顯示版有顯著的提升;並且,在顯示器規格升級之餘也沒有被臺鐵搞壞,採用與車身顏色相同的白、黑與紅色進行排版的搭配,有著濃濃的日式風格。

終點顯示器,排版不到最佳但已屬上乘。這麼大的終點顯示器或許有更好的顯示方式。

全玻璃的通道門貫通全列車,視覺上有更大通透性;並採用電動門,運行起來安靜無聲;人接近時會自動開啟而無需手動按鈕,在疫情時代屬非常貼心之功能,但仍留有手動開門按鈕。只怕玻璃擦太乾淨,會有人不慎撞上玻璃通道門的案例發生(怎麼有種不好的預感)。

玻璃通道們貫穿全部車廂,視野上更為寬闊而不會有通道間的壓迫感。

車廂內部設計與車廂外觀設計統一,以白、黑(灰)色作為顏色主體,並將這樣的概念覆蓋到了車廂內部的每一個元素,如座椅、絨布、顯示器和燈具等等。過往我們對臺鐵車廂內部的印象,可能是那花花綠綠的枕巾、奇怪花紋的座椅、不知所云的內裝飾帶和閃瞎你眼睛的車內顯示器,這些東西在 EMU3000 上你一個都看不到。

其中我一定得講講車內的 LED 跑馬燈。剛剛有提到在車內完全看不到除白、黑或灰色外的顏色,這在 LED 跑馬燈上也適用——沒錯,就連車內 LED 跑馬燈的字幕也是白色!相信讀者們一定很少在臺灣看過白色文字的 LED 顯示器吧,我也是。

臺鐵曾為 EMU600 和普悠瑪換上 LCD 顯示器,就像電腦螢幕般的全彩顯示器,並可以顯示細緻的影像。但這些顯示器的顯示排版被臺鐵弄得十分悲劇,在小尺寸的顯示器內塞物大量資訊的結果,不僅無法達到 LCD 顯示器的效益,還比單純的 LED 跑馬燈看起來差,根本沒有安裝 LCD 顯示器的必要;EMU600 的顯示器還在後來壞光光,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EMU3000 型在車內資訊顯示上,由原本的 LCD 顯示器改回單行 LED 跑馬燈,我不曉得他有沒有全彩功能,但在這次搭乘中,沒有發現除了白色以外的顏色顯示。

EMU3000 的車內資訊 LED 跑馬燈

要說功能簡單那真的是非常簡單,甚至還塞不下兩行或中英文同步顯示。但配色和整體車廂的搭配上,讓人感受十分舒服。太魯閣號的顯示器雖然可以容納兩行,卻使用紅、綠的非常對比的顏色;改造後的 EMU500、600 及 PP 自強號則採用亮橘色,雖是單色但不免刺眼些。就算 EMU3000 的 LED 跑馬燈在同一時間可以顯示的資訊較少,卻不會讓人眼花撩亂,時間控制得宜還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把所有該顯示的資訊顯示完畢;雖然是已經非常成熟的簡單 LED 跑馬燈,卻還是有種換然一新的感覺,可能是臺灣街上已經廣泛利用 LED 跑馬燈,配色卻總是不美觀,讓人很疲勞了吧。
或許可以說是因為日本車的關係才有這樣的設計,但如果因為 EMU3000 的引進,讓臺鐵在往後的列車內可以根據整體配色,好好的思考顯示器的型態和其他設施的搭配,那也是值得讚賞與鼓勵的。

充電座是敗筆

好像把 EMU3000 說得很好,但其實也有值得吐槽的地方,那就是已經成為標準配備的充電插座。

沒錯,在 EMU3000 上,不論是標準車廂或是騰雲座艙(商務車廂),每個位子都有充電插座,還不是只有 USB,而是有市電 110V+USB-A 插座兩種;搭配每個位子皆有的小桌,長途旅程在 EMU3000 上辦公或娛樂完全不成問題。看似很完美,但敗筆就在這插座的位置設計真的不良,而且還會有損壞的隱憂。

每個位子都有 110V 插座和 USB-A 插座。

可以從上圖中看出這個插座在座椅下方,座位前的車內指示貼紙也有說明插座位置。但 EMU3000 座位前方不寬,把插座設在座椅下方很難探頭下去看到插座確切位置;如果用「手感」尋找的話,頂多能搆到插座的「位置」,卻無法準確的插入插頭。另外,因為 USB-A 有正反之分,加上又不容易看到插座位置,自然會讓人用手感的方式插入 USB,就連 USB 是否插反都有可能徒手感覺,而每個人力道不同,非常有可能因為插反又因為用力的關係而「插爆」USB 插座,這就要看 EMU3000 的插座堅固程度和旅客怎麼使用了。另外,這插座對上來的位置在兩腳中間,在拉線時會和腳有些衝突。
整體來說,有了插座真是一大利多,但在位置和設計上,則缺少人性。另外,隨著 USB-C 越來越普及,尤其以充電為主的 USB 裝置,在充電線兩端都已經逐步改為 USB-C 的時空背景下,USB-A 較大且無法正反插的配置是否還符合現況需求,有待商榷。

百年老店持續力爭上游

臺鐵試圖透過各種方面改變,翻轉國人對這個百年老店的印象非常多年了,只能說齒輪有在轉但很慢。就車輛來看,雖然持續有在購入新車,但先前購買的車輛都有其不足,相信臺鐵也持續在購車中學習經驗,讓乘車品質更好。從 EMU3000 可以看得出來臺鐵離更完美的車輛又更近了一步,且隨著時代進步,也有想要快速跟上之感。

在臺鐵近年新車改變中,改善重點皆包括一大臺鐵車輛讓許多人不滿意的元素——椅背。我曾經在各種平臺上看見旅客對椅背的不滿,包括太硬、太低、不符合人體工學、不好睡或坐完腰痠背痛等等。EMU3000 推出後,新車的椅背仍然受到一些搭乘過的旅客詬病,包括太硬、坐起來不舒適等等。我想座椅舒適度是相當主觀的,我自己在乘坐上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與不舒適,所以就沒有在上面提起,不過要說真的很舒適,那倒也沒有。至於區間車,會發現 EMU900 相對於 EMU800 椅背明顯加高,給要長途搭乘區間車的旅客更好的乘坐體驗,可以說臺鐵在這方面還是有回應旅客顧慮的。

總體來說,EMU3000 給人的印象、和實際搭乘的感覺,都讓人滿意;臺鐵更順勢推出騰雲座艙(商務車廂),並提升餐飲品質,要與高鐵比拼的企圖新十分明顯,尤其在沒有高鐵覆蓋的東部將更具優勢。如此低調、沈穩卻裡外舒適的 EMU3000,在近十年的臺鐵實在讓人耳目一新;而後續的維護,與更多甚至是不同輔色色系的 EMU3000,也值得我們繼續期待與追蹤。

可以加購便當真好!還是臺北餐廳的排骨好吃XD
分享文章
EMC
EMC

臺灣,交通相關科系畢業。副業為鑽研電腦技術,亦從事簡報製作與教學工作。經營個人網站將近十年;從做中學,摸索網站發展方向,期間不斷更動網站主題,後終於定位於交通專門部落格,偶爾參雜一些生活思考。
本著樂於分享,追求內容豐富、淺顯易懂,希望來到這裡的你都能有些收穫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