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近期可是話題機關,除了一直搞不定的臺鐵公司化外,官方的粉絲專頁也同時是群眾討論的焦點。交通部大打科技執法或科技改善交通安全也不是新聞,但這次的貼文發布卻像回力鏢,打向了自己的臉,究竟是怎麼回事?
主要就是,這次的科技分析路口的方式,AI 重重地告訴交通部,待轉區是危險的設計。
其實也沒什麼,不是嗎?待轉區的爭議與必要性,正反方各有論點與攻防,交通部顯然是比較站在正方這邊的,並說明待轉區的設置是為了機(慢)車的安全;但這次,交通部最自豪的 AI 可就非常直接地打臉交通部了。今年 (2022) 4/14 交通部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發佈貼文,提到交通部使用無人機搭配 AI 影像辨識,進行路口安全改善,並放出整個攝影與辨識過程,卻被人發現「判別衝突原因」的那個步驟,最危險及最可能衝突的地方,就是路口內的機(慢)車待轉區。貼文一出,眾人議論紛紛。
看到這裡,讀者怎麼看待交通部的發文?
我是覺得很好笑啦,畢竟「待轉區危險」這件事不需要透過 AI 印證,每天內輪差的事故和待轉區機車被撞的新聞,不就已經說明「為了安全」的待轉區,本身就不安全嗎?如果 AI 只能看出這樣的結論,那又何必需要大費周章請無人機來拍?不需要「上帝視角」,「用路人視角」就可以了,真的。
我不是說 AI 只能搞這事,交通部的貼文內也沒有提到那些線條是什麼意思,但一個這麼擁護自己政策,也不願意承認錯誤的機關,可以發一篇打臉自己政策,把原先的政策美意轉變為公關災難的文,我也是相當佩服。
關於待轉區的爭議與路權,這篇就不談這些了,我們來聊一些 AI 與交通工程。
AI 用於交通工程的迷思
連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都搞不定,何以能用 AI 輔助?
筆者有幸在研究所期間,跟著老師一起做有關路口交通安全改善的計畫,並且由交通工程 (Traffic Engineering) 為主要著眼點。
所謂交通管理有 3E,分別是工程 (Engineering)、教育 (Education)、執法 (Enforcement),這三者之間有沒有順序或輕重緩急,眾說紛紜,但我個人是較支持「首重工程」。若交通工程做得好,交通安全與效率自然會改善;其他兩者也很重要,但合適的交通工程下所建造的道路,應能順暢且安全地導引車流、並提供人車良善的道路環境,不用過度依賴教育或執法。標線改造台灣路便是近期在交通工程改善的翹楚。
交通工程在交通領域內尤指「道路工程」,各種道路設計,包含車道寬度、車流量大小、交通控制設施、漸變段、彎道與超高 (Superelevation) 或速度設計等等皆有提及。也就是說,一本交通工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就可以讓人依據各種需求(車流、人流)設計好一條道路,而完全不需透過 AI 輔助。
但臺灣官方不那麼重視交通工程,而重於執法——應該很明顯看得出來,臺灣的道路設計非常之差,人車混雜、車流互相衝突、走一走車道突然就不見,停車動線與規劃糟糕。找一個交通從業人員,他應該也不敢保證經過針對交通知識的訓練或國家的考核後,能真的對交通工程的概念瞭然於胸。
事實上,我自己也不敢說我對交通工程很熟。在交通科系待了數年,交通工程一直都是我認為最重要,但學校能帶給我的東西也很少的科目;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也要學機器學習、程式設計或車流模擬等等,這些已經堆積在基礎交通工程上,拿到馬上就可以用,但有點捨本逐末的東西。
我對交通工程的認識,甚至由非教育體系、非專業出身的人們身上,得到比較多。這很諷刺,卻也是臺灣交通體系的現實,無一例外。
連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都搞不定,何以來追求用 AI 改造路口?
AI 很棒,但不應該到 AI 時代才知道交通不安全
我認為,交通部用 AI 向大家展示待轉區很危險,雖然好笑但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交通部意識到待轉區的風險了吧?不過他們要不要改,要不是承認是問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更悲哀的是,臺灣所需要改善的交通問題,根本不需要透過 AI 就可以知道。
要不要設左轉專用道或人行道,需要 AI 嗎?車流觀測、轉向比算一算就可以知道,車流理論厚厚一本,看了嗎?人行道在市區幹道則應該是標準配備。
車流會不會衝突,需要 AI 嗎?每天開車騎車,要不要閃機車、閃汽車?用路人比交通部還清楚。
把這些東西通通交給 AI,那就代表我們全盤捨棄了交通工程的概念,根本不需要交通從業人員。
隨隨便便找個路人問,都可以知道臺灣的交通問題在哪,每個人的答案或許不同,但指向的都是臺灣對於道路規劃的不善與危險性,就只有交通部還被遮蔽雙眼,整天眷顧科技執法、AI 能給臺灣的道路更好的願景。我跟你講,不可能啦!建立於錯誤觀念上的東西,再怎麼花俏都是錯誤的。
AI 是新時代的產物,用於智慧型運輸系統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也的確非常有用,但我們都要記住,人類沒有這些東西也可以活得好好的,這些東西是讓我們在好的生活上面追求更便利、更安全,而不是我們沒有辦法解決原本的問題,就孤注一擲想依賴這些東西來試圖解決。我認同運輸科技需要發展,臺灣以科技著名更需重視,但同時,可曾想過交通工程在臺灣的交通界被冷落多久了?開口閉口都是執法(還科技執法呢!),說要改進教育也沒幾撇,到 2022 年了交通工程規劃還是讓民眾唾棄。都不覺得羞恥、不感到無能嗎。
交通部更應該承擔責任,並傾聽意見
針對待轉區的爭議,交通部曾表示「現行法規地方政府可地制宜考量,不過多數認為不宜貿然廢除,交通部尊重規劃」。
此話非常不負責任。身為一個最高的交通行政機關,職責應該要是統籌全國各地的交通規劃,並審視不合理的交通法規所規範的設計。本是職責的東西卻推給地方政府自行處理,對法律(規則)的定義也不清不楚,地方交通部門亂規劃也當作沒看見;都已經知道待轉區有其風險了,講這話除了推卸責任,我想不到其他任何說法。這也顯示了臺灣的交通規劃與權責單位破碎、無法互相約束等等問題,在新政策的推動上,是非常大的困擾。
在交通領域待了也一陣子了,我可以了解基層的交通人員是有其難處,所以交通部更應該要做為最先進、帶頭往前衝的進度機關才對(我是不是對交通部抱太大的期望啊)。還是有許多從業人員、非交通專業人士在試圖扭轉臺灣交通的不友善,交通部就算不想和他們合作,也要意識到這樣的趨勢,自己也從頭改變才可以全盤改變臺灣的現況。
最後,希望交通部可以真的深入來看看臺灣的道路規劃哪裡出了問題,並且重新重視並研讀交通工程,如此一來臺灣的交通才會有救,只研究 AI 真的沒救。(這個希望是講給自己聽的)